close

當許多人正因全球性的食物短缺危機而蒙受苦難時,農業企業、貿易商和投機者正在圖享著豐厚的利潤。

 

大部分全球糧食危機的新聞報導都將焦點放在低收入國家的暴動情形,在那,有薪階級和無薪階級都無法負擔飆漲的糧食價格。但其實背後另有原因:龐大的食品公司和投資者正攢積著巨大利潤。世界最大的穀物貿易商,卡吉爾(Cargill),在第一季裡透過商品交易,利潤成長了86%。另一間大貿易商,邦吉(Bunge),在去年最後一季裡利潤也成長了77%ADM,這間世界第二大穀物貿易商,在2007年登記了67%的利潤成長。

 

沒有任何零售巨人承受到壓力:Tesco,英國最大的超級市場,去年的利潤成長了11.8%。其他零售業者,例如法國的 Carrefour和美國的Wal-Mart,都指出食品的交易是他們企業擁有持續成長之利潤的主要關鍵。自滑動的股票市場和信用緊縮中抽離的投資基金,正將孟加拉國和菲律賓進口的糧食售價不斷提高、飆昇,好繼續享受消費市場的美好時光。

 

這些利潤並不是莫名的橫財。在過去三十年以來,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促使發展中國家解除對當地農業市場的任何保護,並且接受全球的農業企業、投機者和富裕國家的糧食援助。這已使得原本輸出糧食的發展中國家轉變為糧食輸入國。今日大約七成的發展中國家在總和上為糧食輸入。再加上金融自由化,投資者變得更容易控制市場以滿足自身的私人利益。

 

農業政策已經丟棄了它的初衷─餵養人民。政府與其智庫大力抨擊生產問題,批評生化燃料,以中國和印度的糧食需求成長作為掩飾,卻沒有反省過去政策所帶來的災難。儘管它們都扮演一定的角色,但今日糧食危機的核心卻是新全球化自由主義其本身(neoliberal globalisation)。它將食物從生活的保障轉變為可以賭博的純粹商品,以普遍的、赤貧之人的飢餓作為代價。


翻譯:seyna

來源:http://www.enn.com/ecosystems/article/35510

訊息日期:04/29/20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ose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